|
年份 |
发展简况 |
| 1945 | 美国矿务局制得90g金属锆 |
| 1947 | 美国矿务局每周生产2.25t锆的工厂开工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发现锆的热中子吸收截面变化状态。橡树岭研究所发现锆中铪的热中子吸收截面大,从而找到了锻锆的热中子吸收截面波动的原因,而低铪锆的热中子吸收截面为0.18×10-28m2(0.18b) |
| 1948 | 美国阿贡立研究所开始研究建造核潜艇用反应堆及其材料 |
| 1949 | 橡树岭Y-12厂工业分离锆铪获得成功 |
| 1950 |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核反应堆研究部和海军部决定在“魟鱼号”核潜艇上用锆作燃料包套材料
评价铪作为反应堆控制材料。阿贡国立研究所开始比较铪和银-铟-镉合金的可行性 |
| 1951 | 决定用铪作核潜艇“魟鱼号”水冷反应堆控制材料,矿务局开始建设锆铪分离厂并于1952年投产 |
| 1952 |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与钢刚砂金属公司签定为期5年、每年生产约68吨低铪锆的合同,每公斤平均价格32.52美元 |
| 1953 | 美国提出了锆-锡合金的研究方案
金刚砂公司的阿库伦工厂开工生产 金刚砂公司的锆交货量增加至147.7吨,随着用量增加和生产规模扩大,海绵锆平均价格降为27.32美元/kg,日本试制金属锆成功 |
| 1956 | 日本开始海绵锆工业化生产的研究,根据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交货募集投标,中标决定:
(1)美国国家蒸馏器公司为期5年,每年450t,单价9.97美元/kg的生产 (2)哥伦比亚公司为期5年,每年318t,单价14.30美元/kg的生产 (3)金刚砂金属公司为期5年,每年225t,单价16.98美元/kg的生产 (4)华昌公司为期2年,每年137t,单价19.98美元/kg的生产 (5)日本东洋锆公司为期1年,每年91t,单价26.40美元/kg的生产 |
| 1956 |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要求东洋锆公司追加91t的交货量,单价19.8美元/kg |
| 1957 | 日本进行了锆铪萃取分离,并开始工业生产原子能级海绵锆 |
| 1958 | 东洋锆公司的户田锆厂建成,东洋锆公司向英国第一次出口 |
| 1959 | 日本开始了海绵铪的研制,并试制了加工材料,东洋锆公司第一次向美国和英国出口氧化铪,美国进口氧化铪约330t |
| 1960 | 日本开始研究锆的耐蚀问题,日本核反应堆考察团赴美国调查反应堆使用锆的氢吸收问题,同时国内也进行了试验,日本神户制钢所开始成吨出售锆加工品。英国开始在二氧化碳冷却反应堆中使用锆-铜-钼合金
西德、意大利和法国合资建立锆生产公司——锆工业公司(Societe Industrielle dw zikonium) |
| 1962 |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铪锆的购买量为6469t,实际交货量为7163t |
| 1963 | 日本的动力示范反应堆(JPDR)开始运转,JPDR燃料小组开始研究反应堆用国产燃料 |
| 1964 | 日本矿业公司中央研究所开始了锆的生产,以保持其技术的发展 |
| 1993 | 原子能级海绵锆价格为9-12美元/kg,高纯铪为4.2万日元/kg |
| 1960-2000 | 全世界已有437座核电站运行,总发电量为2223.5TW.h(1TW.h=10kW.h) |